最近接触了很多与欧美大品牌合作的国内企业,他们都碰到了同样的苦恼,这两年欧美客户都要求他们参与供应链环境及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估,比如EcoVadis,而在此之前,几乎对此没有要求的。这些企业并非传统的加工制造企业,涉及到的行业包括物流货代、广告营销、展览展示、促销礼品、化学品,翻译服务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反映了一个新的趋势,即各大知名品牌已经越来越重视供应链ESG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问题。长期以来,在很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当中,供应链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风险管理往往是其管理上最大的短板。
那么,为什么各大品牌忽然间对供应链的ESG风险产生了更高的关注?
那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供应链ESG风险。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今的商业竞争已由单纯的企业竞争,逐渐发展成供应链可持续管理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全球知名品牌承受着来自政府、NGO、投资者和消费者带来的外部压力和挑战。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制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过去十年却已经发生了多起供应链环境和社会事件。
关于供应链的ESG风险,有以下两个案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
案例一
2017年,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集团(Schaeffler Group)在中国遭遇供应链危机,其供应商之一的一家中国工厂因违反环保规定被当地政府关停。针对这一事件,舍弗勒称,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找到新的替代供应商,导致预计配件供应缺口超过1500吨,短缺直接影响下游的49家汽车生产商,导致300万辆汽车无法按预定时间下线,预估经济损失430亿美元。
案例二
2018年,公共与环境事务研究所(IPE)和另一家环保组织直指小米[1810:HK]的一家供应商非法排放废水。此事发生在小米正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之际,因港交所关于环境污染有“不遵守就解释”的要求,小米供应链问题一时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随后,小米承认其供应商涉嫌环境风险,并表示其IPO文件存在缺陷。
虽然小米最后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但该事件背后的关于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合规争议和市场争议仍然值得后来者警惕。
这些企业的供应链ESG危机一次次证明,如果企业不对自身的供应链进行可持续管理,将会引发公众对企业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质疑,从而造成企业品牌形象受损,最终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
这些案例的背后无不反映出供应链的环境社会风险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商业风险。各大品牌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那么,该如何对供应链的ESG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呢?
EcoVadis作为各大品牌管理供应链ESG风险的重要工具,其为品牌和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以帮助企业审核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的环境和社会表现。据之前官方数据,参与评估的供应商已涉及150多个业务领域,分布在120多个国家,这一数据还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EcoVadis源自法国,是一个经营合作性平台,帮助大型企业评估其供货商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表现。前身由TFS-CI(“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化学联盟)、(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NGO(非政府组织)构建的一个专门应用于其下游各国际供应链管理组织而搭建的系统平台。它结合了企业运作除质量以外的所有组织治理项目,根据企业不同规模和行业归属、以在线提交资料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系统主要围绕公司组织总体情况、环境、劳工人权、商业诚信、可持续采购这五方面。
这些知名品牌对其合作伙伴提出Ecovadis可持续发展审计战略合作,以实现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
全球知名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关注其价格,更重要是关注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CSR)表现,以最大程度降低供应链风险,维护自身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
越来越多的欧美品牌已经要求其供应商参与EcoVadis在线评估,并将其作为考核供应商的重要依据。
作为知名企业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国内相关企业,如营销策划,展览展示,印刷包装,商贸物流,美妆礼品,化工医药等上下游,必须尽快满足客户这一要求。越是参与的早,准备的越充分,获得的评级结果越好,在客户供应商系统中的地位越牢固。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