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二级供应商必读:SAQ5.0评估,为何成了你的新“入场券”?

在汽车供应链的竞技场中,过去似乎只有直接面对大众、宝马、沃尔沃、斯堪尼亚等整车巨头的“一级供应商”才需要为SAQ5.0评估严阵以待。这张ESG领域的“通行证”,是新供应商叩开投标大门的敲门砖,也是老伙伴持续参与新项目的续命符。

更多SAQ相关可参考☞

干货! 关于SAQ-汽车供应链ESG可持续发展评估之10个最常见问题

然而,风向正悄然转变。明傲咨询观察到,博格华纳、舍弗勒、李尔、采埃孚、宝适等全球顶级零部件巨头,也纷纷将SAQ评估的“标尺”指向了自己的供应商——那些身处供应链更上游的二级甚至三级伙伴们。二级供应商们不禁疑惑:为何整车厂的要求,层层传递到了我们身上?

SAQ5.0:汽车供应链的ESG通用语言

SAQ-Supplier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特别是升级至5.0版本后,已成为全球主流汽车制造商及其核心供应商评估合作伙伴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及商业道德方面表现的标准化工具。它超越了传统质量与交付要求,聚焦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维度,其重点评估内容包括:人权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健康与安全、商业道德和合规性、负责任原材料采购,以及负责任供应商管理方面的政策和实践。

SAQ5.0通过详尽的在线问卷,要求供应商披露政策、管理流程、具体实践及绩效数据,并进行自我评估。整车厂或一级供应商则依据这些信息,结合可能的文件审核或现场验证,对供应商的ESG表现进行评分和风险评级。

更多SAQ可参考☞

SAQ 5.0-汽车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评级结果详细解读

压力传导:一级供应商的“自保”与“协同”逻辑

当一级供应商(Tier 1)要求其二级供应商(Tier 2)参与SAQ评估时,背后是多重且强大的驱动力:

  • 整车厂要求的深度下沉:整车厂在自身SAQ评估中,明确要求一级供应商报告其供应链(即二级及以下供应商)的ESG风险和管理状况。一级供应商为了满足整车厂客户的直接要求,必须获取下级供应商的ESG数据,SAQ是最直接、最通用的工具。
  • 风险管理的必然延伸:现代汽车供应链环环相扣。二级供应商提供的材料、零部件若存在ESG问题,其风险会直接传导至一级供应商的产品和声誉,最终影响整车品牌。一级供应商主动管理下级供应链风险,是维护自身业务连续性和品牌声誉的自保之举。
  • 打造可持续且有韧性的供应链:ESG表现优异的供应链更具韧性和长期竞争力。一级供应商通过SAQ评估筛选和培育负责任的二级合作伙伴,共同提升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应对日益严苛的全球法规(如欧盟的CSRD、德国供应链法)和投资者、消费者的期望。
  • 效率与标准化需求:面对众多二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需要一种标准化、可比较、高效率的评估方式。SAQ作为行业广泛接受的工具,正好满足这一需求,避免了每家一级供应商都开发一套独有的复杂评估体系。

不同客户的“个性化”考卷:理解细微差异

虽然SAQ5.0提供了一个通用框架,但不同客户(整车厂或不同的一级供应商)在具体执行时,要求并非完全相同:

  • 最低门槛各异:不同客户对最终评分或特定模块(如环境、劳工)的最低合格线要求不同。有些可能要求整体达标,有些则对关键项实行“一票否决”,如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
  • 关注重点不同:受地域、公司战略、供应商规模、过往风险事件等影响,客户侧重点可能不同。
  • 更新频率与复审:首次通过后,客户要求的定期更新或触发复审(如发生重大事件、业务量剧增)的条件也不同。

更多SAQ相关介绍可参考☞

大众汽车对于供应商SAQ 5.0评级结果有哪些具体要求?

二级供应商必须仔细研读每个具体客户发出的SAQ评估邀请和要求说明,清晰了解其特定的期望和标准。

通关SAQ:二级供应商的行动指南

将SAQ评估视为负担,不如视其为提升管理、赢得信任的机遇。以下是通过评估并助力业务合作的关键步骤:

1.高层承诺与跨部门协作:SAQ涉及E、S、G多个维度,绝非单一部门(如EHS或HR)能独立完成。需要最高管理层明确承诺,组建跨部门(环境、健康安全、人力资源、法务、采购、生产、IT等)的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系统推进。

2.深度对标,识别差距:认真研究SAQ5.0问卷,逐条理解其含义和要求。对照企业现状,进行差距分析(Gap Analysis),识别在政策、流程、执行、记录、绩效等各方面的不足。

3.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基于差距分析:

  • 制定/修订政策:形成书面的环境政策、劳工与人权政策、商业道德准则、反贿赂政策、数据隐私政策等。
  • 构建管理流程:建立覆盖各议题的风险评估、目标设定、运行控制、培训沟通、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预防、持续改进等流程。
  • 落实执行与记录:将政策和流程落实到日常运营中,并保留清晰、完整的执行记录。这是证明符合性的关键证据

4.重视供应链管理:自身通过评估只是第一步。SAQ要求供应商管理其自身的供应链(三级及以下)。需建立对下级供应商的ESG评估(可采用简化版SAQ或关键议题问卷)和风险管控机制,特别是高风险物料(如冲突矿产)的追溯。

5.数据透明与准确申报:在填写SAQ问卷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暂未达标的项目,应与客户及时沟通现状、已采取的措施及改进计划和时间表,体现持续改进的态度。

6.利用专业资源:对于资源或经验有限的企业,尤其是多次提交但均未达标而时间又紧张的情况下,寻求专业咨询机构(如上海明傲咨询)的帮助可能是高效的选择。他们能提供专业精准的差距分析、体系构建、文件完善以及平台操作等相关支持,显著提高通过率。

持续改进,融入日常: 将SAQ的要求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和持续改进文化中,而非应付检查。定期审视ESG绩效,设定提升目标。这不仅为通过后续复审打下基础,更能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更多SAQ相关介绍可参考☞

SAQ-大众宝马等汽车供应链ESG可持续发展评级项目,如何拿高分?

SAQ评估:二级供应商的竞争新优势

在ESG浪潮席卷全球汽车产业的今天,SAQ5.0已从一级供应商的“专属考题”,演变为贯穿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必修课”。对于二级供应商而言,主动拥抱SAQ评估:

  • 是获得订单的“新门票”:满足一级供应商的强制要求,保住现有业务,获得参与新项目的资格。
  • 是提升管理的“助推器”:系统梳理和改善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实践,降低运营风险,提升效率和声誉。
  • 是赢得信任的“背书信”:向客户展示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增强客户粘性,成为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
  • 是面向未来的“竞争力”:在全球供应链加速向绿色、低碳、负责任转型的大趋势下,良好的ESG表现是构建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当博格华纳、舍弗勒们将SAQ的问卷递交给二级供应商时,传递的不仅是要求,更是构建一个更可持续、更负责任、更具韧性的汽车产业生态的共同愿景。二级供应商唯有积极应对,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在这轮ESG驱动的供应链重塑中,稳固自身地位,打开新的增长空间。SAQ5.0,已不仅仅是一份评估问卷,更是通往未来汽车供应链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