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又有企业咨询B Corp认证,与EcoVadis, SAQ, CDP,MSCI ESG等相比,听到的比较少,参与的企业也不是很多。那么,B Corp到底是什么呢?

B Corp(共益企业)是由美国非营利机构 B Lab 发起的全球性认证项目,旨在通过商业力量推动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目标是重新定义企业成功标准-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价值,更需系统性地衡量和提升对员工、社区、环境及客户的综合影响力。截至 2025 年7月底,全球已有超过 10039家企业通过认证,覆盖 103个国家和 160个行业。
一、B Corp的核心内容:五大评估维度
B Corp 的评估体系以共益影响力测评(B Impact Assessment, BIA)为核心,从五大维度对企业进行全面考核,总分需达到 80 分以上(满分 200 分)方可通过认证:
1.治理(Governance)
- 企业透明度、道德合规性、管理层对ESG目标的考核
- 要求修改公司章程,明确对员工、社区、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
2.员工(Workers)
- 薪酬公平性、健康保障、培训投入、员工满意度
3.社区(Community)
- 本地化采购、弱势群体支持、社区公益项目
4.环境(Environment)
- 资源使用效率、碳排放目标、循环经济实践
- 2025年新规:大型企业需设定科学碳目标(SBTi)
5.客户(Customers)
- 产品安全性、数据隐私、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性

二、认证申请流程


内容来源于:B Corp共益企业公众号
三、动态更新的标准与行业差异
- 2025 年新标准:
- 新增七大 “影响主题”,包括环境管理、气候行动、员工福祉、供应链人权保护等,要求企业制定系统性改进计划。
- 行业差异:
- 时尚行业:侧重供应链透明度和材料可持续性。
- 制造业:强调碳排放和资源循环。
四、申请费用及年费
1. 申请费用(Submission Fee)
企业在提交申请后需一次性支付申请费(此标准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之前成功提交BIA申请的企业以收到的支付通知为准)。

2.认证年费(Certification Fee)

内容来源于:B Corp共益企业公众号
五、法律与地域差异
美国:企业可注册为 “利益公司”,将社会责任写入公司章程,强化法律约束。
中国:无强制法律要求,但需签署《相互依存宣言》,并通过实际行动融入 B Corp 生态。
欧盟:需符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并在 BIA 中体现供应链人权尽职调查。
六、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挑战1:评分体系严苛
- 80分门槛需覆盖全维度,尤其环境项(如碳目标)和治理项(章程修订)难度高。
- 应对:提前用BIA工具自测,参考行业标杆。
挑战2:法律架构调整
- 需修改公司章程,明确利益相关方责任,跨国企业需符合多国法律。
- 应对:咨询B Lab合作律所,例如美国企业需注册为Benefit Corporation实体。
挑战3:成本与资源投入
- 认证费+年费(按营收分级),以及组建跨部门团队的时间成本。
- 应对:分阶段优化(75-80分企业有3个月改进期),政府ESG补贴申请。
挑战4:持续合规压力
- 每3年重审(原为2年),期间随机抽查,2025年新规整合GRI、SBTi等标准更严格。
- 应对:将B Corp指标纳入年度ESG报告。
七、结语:价值与行业影响
系统性评估:与 ISO 26000 等标准相比,B Corp 不仅关注合规,更强调量化社会和环境影响,提供可操作的改进路径。
商业向善生态:认证企业形成跨界协作网络。
品牌差异化:认证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参考。

B Corp不仅是ESG合规工具,更是商业模式转型的杠杆。无论是跨国集团还是初创企业,都能通过这一认证体系找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企业通过认证可提升品牌信任度、吸引ESG导向型投资及人才,同时为企业提供从战略到执行的完整框架,推动从利润导向到“商业向善”的系统变革。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